
假設我因病住院,而我又有兩份的保險,一份是公司的醫療保險,另一份是自己私人的醫療保險,是否兩份都可以申請到呢? 我應該先Claim(索償)哪一份會好些呢?
首先,兩份都可以申請到,至於Claim錢的次序,有兩個方案,你選擇可以申請公司的一份,然後才申請私人的保險,又或者調轉,先申請到私人的保險,然後再Claim Group Medical。
很多員工都有個錯覺,就覺得私人那份就先不要索償,應該先索償公司,因為私人那份索償了就會額外將你的保單加價,不是只跟年紀而加價。
其實是不會的,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,其實保險公司是跟受保人的年紀加價,或者一次過整個計劃大規模加價。
如果先申請公司,例如我先給一個例子,其實你要拿一些叫做Certified True Copy,即是收據的副本,給自己的私人保險那邊作索償,要90天內申請到。
有時候公司那一份很遲才給我,過了90天,其實應該怎樣做呢? 最正確的做法是,應先遞交一份申請表,其他文件可以後補。因為保險公司的條例要求賠償,其實是你通知了他,90天之後你通知他有這件事發生,就不是要你把文件都拼好,這樣可以彌補到。有時候因為這些日子問題令到出現索償延誤的情況。
那麼到底先索償哪份保險才好?
其實索償私人的保險,並不會因為你索償得多,我每個月都索償,要加價的,但是公司那一份,你多索償呢? 當然加價了,但是誰會看到? 你老闆會看到的,HR會看到的
所以你若果多索償,這個員工經常索償的,可能心裡面有一個數去計算,在升職的時候,有時候真的會有影響的。
但是我經常說,為了員工的好處,其實普遍來說,先索償私人還是公司呢?一定是先索償私人那一份,反而會有好處一點,因為往往員工都是私人那一份,是買得大保障過公司給你的基本醫療保險的,例如我當有些案例,一張單可能住院通保就要12-13萬,你私人那一份保,賠了10萬元出來,那就差2-3萬。那2-3萬索償扔到公司保單上,往往都賠得七七八八的,可能最後12-13萬的案例,給5-6千就已經解決了整件事。
但是你幻想一下反過來,如果公司那一份是賠得2-3萬而已,那你十二三萬份單扔去公司那份賠,那就賠了兩三萬出來,就是剩下十萬,但是私人那份保險,一定有一個叫做自付額,就是只賠八成的那些 terms(條款),不同名字都有,那麼他那十萬單扔進去,他又賠八萬給你,就變成那個同事,就要給兩萬元要自己負責。
所以往往都是類似的情況下,他先賠了私人那份大一點的保險,然後才賠公司那份,他實際拿出來的錢是少一點的。如果他反過來說不要吃虧,先索償公司,除非你公司的計劃是很好的,比你私人的計劃好,否則這樣反過來,我先索償公司,然後才索償私人的那份,就使得同事自己給的錢少了。
這樣就是雙輸的,第一你注意到你老闆索償了他很多錢,第二你自己給的錢又多了,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情是完全沒有好處的。但是呢,10個員工來跟我們聊天,9個半都是這樣想,因為有剛才你說的誤區,就是怕自己的保險會加價。
不過,始終每個人的保單保障範圍是不同的,所以不可以一概而論,所以在需要入院前,或者要索償的時候,可以先通知保險顧問,讓他們去分析究竟那個案件,究竟是應該先向公司或私人公司提出,就最妥當了。